(来源:你好北方稀土)
年初以来,甘肃稀土始终锚定“外融内强、全链精控”战略,持续深耕质量对标与品质升级工作,从产业链源头入手,积极推动内外协同,主动融合外部优质资源、借鉴先进经验,强化内部管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体系,综合运用科学质量工具与方法,致力于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夯实坚实基础。
完善质量治理体系
夯实管理根基
该公司严格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任命分管质量的经营管理成员兼任首席质量官,全面统筹质量安全、质量提升、质量创新、质量方法推广及质量文化建设,深度参与质量相关经营决策,组织实施质量战略与保障措施,并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通过健全体系形成“大质量”管理机制,强化全员质量责任意识。同时,该公司持续深化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构建起涵盖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能源及两化融合等一体化管理体系;积极参与中国有色理化检验委员会、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工作,主动融入行业标准建设进程。在检测能力建设方面,该公司检测中心配备了质谱仪、ICP发射光谱仪等国际先进检测设备,具备全面的理化检测与研发实验能力,并于今年5月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复审。
全链协同与数字赋能
强化过程管控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该公司持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将质量管控嵌入供应链、销售链与创新链各个环节,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同步推动绿色生产与成本优化。
在数字化赋能方面,以“实时监控、平衡协调、动态调度、协同优化”为目标,构建“一朵云、一平台、一AI引擎、三大中台工具、三个精益化中心、N个业务场景应用”的信息化运营模式,实现对内卓越运营和对外产业互联,2025年4月,甘肃稀土制造运营管理平台被列为第一批甘肃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名单。目前,甘肃稀土拥有稀土精矿上料、焙烧尾气净化、萃取产线升级等多套自动化系统,涵盖PLC、DCS、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及工业机器人,全面推动“数据+AI+智能制造”融合应用,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为方向,加速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
强化人才与科技双驱
助力质量升级
该公司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人才策略,秉承“德才兼备、人尽其才”的用人理念,创新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劳模工作室”“师带徒”等模式提升职工理论与技能水平,依托同等学力申硕、研究院挂职、技能等级培训等途径强化职工专业素养,培养出多名“陇原工匠”“铜城青年英才”“包钢英才”“技能大师”,打造实战型质量人才梯队,构建全链条的质量人才服务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在科技创新方面,通过“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与科研院校深度联动,共同承接国家、地方及企业项目,“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6.33亿元,完成95项科技攻关项目、实现85项成果转化,转化率达89%;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发出小口径软材质光学玻璃抛光用稀土抛光粉、贮氢粉NRL-7L/7B等新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微型投影等领域,有效规避同质化竞争,为质量升级拓展新空间。
推进品牌价值塑造
提升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该公司以提高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品牌形象、内涵挖掘和价值提升三个维度系统规划品牌发展路径,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忠诚度,打造产品品牌、雇主品牌、投资者品牌、客户品牌与社会责任品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25年7月,选送演讲作品《足印》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兰州赛区)演讲类一等奖;同年3月,“熊猫牌”镨钕氧化物产品获甘肃省首届“陇字号”品牌认证,品牌与知识产权建设成效显著。
下一步,甘肃稀土将围绕质量工作持续深化发力,不断优化质量治理体系,强化关键工艺突破与新产品开发,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挖掘品牌内涵,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品牌价值与质量水平同频共振、同步跃升,为企业在高端稀土市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出 品:北方稀土
文 字:王新峰
编 辑:张 颖
审 核:党委工作部
北方稀土召开2025年第3次安委会 研究部署近期安全生产工作
贮氢公司主导研发的“稀小氢”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稀土院承担的三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最好的证券公司,西藏炒股配资,股票实盘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